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所有上電師生而言,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電氣工程學院行政主體在楊浦校區,除了全體學生被安排在寝室隔離外,大量老師也接到了召回指令。他們每天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這些問題迫在眉睫卻沒有标準答案,有些甚至短期内沒有答案,但問題總有一個收集彙總的端口,就好比千萬根核酸檢測試管最終都要送往統一的檢測基地——學院疫情防控的信息端口,就是辦公室主任張志芹。
疫情當前,廚房就是辦公室
說起近期參與的疫情防控工作,張志芹幾度哽咽,她反複說:“大家都太不容易了,電氣是個很棒的團體,有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們一定能赢。”
從3月13日接到學校防疫指令以來,連續多日,張志芹的狀态就是接電話、發微信、建群、線上會議。肩膀和臉頰就是最常用的“手機支架”,常常是接着電話、聽着線上會議,電腦微信上還在不停回複老師們的咨詢。
短短的6天内,她組建或參與的防疫微信群多達12個,組織報送學校各類信息30餘次,接聽的電話記錄翻了數頁也數不清,幾乎和學院所有涉及的教師溝通過信息,最初的2天僅睡了2個小時……
在學校接到封閉管理指令的前期,實行居家辦公,高強度的溝通聯絡需要思想高度集中,但工作場地卻受到限制,為此,她索性将自己關在廚房間。“那裡就是最好的辦公室,家人吵不到我,我也盡量不吵他們,尤其是深更半夜”,張志芹說。
提前謀劃,确保集中隔離教師生活物資供應
待封閉式管理指令下達後,學校要召回居家辦公的老師到校隔離,張志芹也在召回之列。從接到召回指令到實際召回,僅有10個小時,且是在深夜。對于普通教師而言,在短暫的時間考慮最多的是怎樣抓緊準備行囊,但對于一名有着十餘年辦公室工作經驗的張志芹來說,更多的思考,集中在如何針對更加複雜的局面做好預判。
“得知即将封校的消息後,我的第一反應是,要抓緊時間準備物資,确保一旦發生教師集中隔離,大家召之即來,來之能安,溫飽無憂”,張志芹說。
她一方面和辦公室成員抓緊時間向學校報送數據信息;另一方面争分奪秒地聯系物資供應商,協調基本生活用品保障。經過反複電話溝通,終于和供應商敲定,确保在學院發出調配指令後,3至8小時内,能将生活必備品送到老師手上。正是有這樣的預判和謀劃,老師們的集中隔離生活有了充分保障。
“說到底,這得益于我們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班子成員在多次召開的視頻會議中明确表示,涉及老師集中隔離期間的生活保障問題,凡是能想到的,能做到的,學院一定盡力做到。這樣我就有了明确方向,放手去做”,張志芹說。
老師入駐後,無論是牙膏牙刷、肥皂拖鞋,還是水瓶臉盆、睡袋床墊,在社會面總體供應不足,物流相對吃緊的情況下,因為謀劃在前,這些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到老師手裡。
“張老師是我們的‘大總管’,也是大家的貼心人,借用今年比較火的一句話,你永遠可以相信張志芹”,參加集中隔離的教師吳文軍笑着說。
不斷探索,創新疫情防控數據精準采集模式
“說實話,學院疫情防控工作中,最繁瑣的就是相關教師的數據采集和報送”,張志芹說。電氣學院目前有133位教職員工,是全校教師規模最大的學院。随着疫情的發展,學校相關部門随時需要不同類别的信息采集,每次采集都要耗費大量時間,此外,因為有些信息涉及個人隐私,還要通過反複溝通,争取教師們的理解支持。
面對這種情況,早在開學之初的疫情防控演練中,張志芹就帶領辦公室人員楊健、張穎等開會研讨,開展技術攻關,逐漸摸索出“三選一”精準采集模式。
所謂“三選一”,是指單一數據,比如“是否在校”,采用微信群接龍采集模式;複合信息,采用在線協作采集模式;複雜信息,特别是涉及個人隐私信息,則采用制作小程序采集模式。
如今凡是遇到涉疫信息采集和報送問題,張志芹會帶領大家首先做‘三選一’判斷,确定采集模式後及時開展工作。“這樣最大限度的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護了教師們的敏感信息,維護了大家的合法權益,真正做到了後台人員省心,老師們安心,學院放心,這一機制創新,具有可複制可推廣的價值”,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趙玲說。
現如今,上電的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決勝階段,張志芹和她的辦公室團隊依舊保持高度運轉,須臾不敢松懈。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此時此刻,最令她暖心的就是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以及幼兒園中班的小女兒那句:“媽媽,你一定要戴好口罩,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