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疫”中人 | 記多元百變的駐校輔導員朱夢婷——電氣工程學院抗擊疫情系列報道(七)

發布時間:2022-04-22浏覽次數:467

朱夢婷老師進入學校将近一個月了,在疫情決勝的關鍵時期,每天早晨醒來,面對突發情況,她都将化身學生們的英雄,為大家排憂解難,挑戰不一樣的身份。她何嘗不是電力大學的“百變馬丁”呢......


宿管阿姨

“當一号宿舍樓的飲水機故障怎麼辦?”

小朱老師:“包在我身上。”

作為電氣工程學院的輔導員,繼上次在楊浦校區“2+12”疫情管控期間入駐校園,朱夢婷第二次入駐三号樓,成為1、3、7号樓的駐樓輔導員,當起了學生們的“大家長”,學生們親切地稱呼她為——小朱老師。

“足不出戶”管控期間,直飲水校外維修人員無法前往維修,學生飲用水供應無法得到保障。得知情況後,朱夢婷第一時間聯系後勤部門協調,并與樓長商讨制定當日的錯峰接水方案。第二天,教學樓内的直飲水機閃亮現身一号樓,同學們不禁對小朱老師和學校後勤部門的速度豎起大拇指。



本次“7+7”疫情管控形式更為嚴格,要求學生足不出舍,朱夢婷統籌安排樓棟核酸檢測、有序開展送飯,回收抗原、生活垃圾等,她與各宿舍樓樓長、層長、志願者,環環相扣,主動解決了同學們的許多疑慮。學生在宿舍很安全,吃得飽睡得香,小朱老師表示很欣慰。


知心姐姐

朱夢婷平日裡是7個班的輔導員,在疫情期間,她深入宿舍,和同學們“打”成一片,成為了同學們知心大姐姐。“同學們,為師來了。”她前往學生宿舍,走進每個學生的寝室,與他們聊聊當下,暢想未來。



她建立了“春日加油站”,以樹洞的形式,同學們在加油站内以陌生人的形式與小朱老師對話,帶給同學們一些實際幫助和情感寄托,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樣小朱老師也會像朋友一般認真聆聽,耐心解答。


朱夢婷說:“封校期間學生的思想引領很重要,從奢入簡難,難免對學校政策有不滿,有抱怨,但同學們的每個需求、合理要求我都記在心上,學校、後勤部門和我都在努力協調,滿足各位小小心願。”


食堂阿姨

“唉!快看,是小朱老師!”同學們驚喜地在食堂發現了頭戴廚師帽的輔導員,她正拿着勺子給同學們分飯。她笑着回應道:“小朱老師,為您服務!”

4月12日,楊浦校區三好堂二樓緊急關閉,後勤服務工作遇到人手緊缺的困難。聽聞此消息,所有駐校老師紛紛上陣,他們撸起袖子,戴上帽子、手套,隻為同學們能夠吃上一口熱乎飯。面對同學們的等待,小朱老師抓緊手中飯勺,一刻也不敢放松,看着排隊的隊伍逐漸縮短,直到把飯交到最後一名同學手上,小朱老師長舒一口氣,她表示:“隻有真正體驗過,才懂得食堂工作人員的不易。”



在與食堂阿姨的聊天中,小朱老師受到了震撼。原來食堂的師傅、阿姨們每天淩晨3點就起床,着手準備早飯。一天内除了三餐的準備,還有打掃衛生、消殺等工作,忙碌的一天要持續到晚上9點。小朱老師向同學們呼籲:“叔叔阿姨們真的很不容易,确保全校師生、員工能吃飽,能吃上一口熱飯,他們付出了很多精力,希望大家多多理解、體諒他們。”



重溫大學時光的小朱老師

“因為這次疫情,我和張亦男老師,趙霜老師成為了室友,感覺又回到了大學的日子裡。”朱夢婷、張亦男和趙霜三位輔導員的寝室在更有生活氣息的平涼校區,與朝氣蓬勃的同學們做鄰居,在朝夕相處中,學生成為了朋友,同事成為了家人,而學校也成為了她第二個“家”。



最後小朱老師說:“大學匆匆四年,同學們更應該好好珍惜與室友相處的寶貴時光。疫情當下,我們都是英雄,我們一定要認真落實學校各項防疫政策,自覺做到應檢盡檢,不給他人添麻煩。讓我們攜手并進,一起迎來春暖花開。”


供稿:蔡亞男 朱夢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