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疫”中人 | 記“疫”線奮戰的駐校輔導員團隊——電氣工程學院抗擊疫情系列報道(八)

發布時間:2022-04-25浏覽次數:404

疫情将2022年的春天定格在校園,卻也讓大家看到了别樣的“春天”,上電的春光裡不僅有鳥語花香,更有為抗擊疫情的“守護者們”忙碌的身影,他們以多變的身份、多樣的技能生動诠釋了,哪裡需要我,哪裡就有我!


化身知心姐姐,讓同學們吃下定心丸

“暢想一下,你希望的解封生活是什麼樣子?”

“我們一起努力,早日實現美好願望。”

“特殊時期,我們要統一思想,擰成一股繩,共同努力早日戰勝疫情,早日迎來自由生活。”

“我能理解大家的感受,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一樣,我們聊聊天,看看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助的。”……



3月21日晚上,多次申請返校參加抗疫的電氣學院輔導員張亦男,終于得以成功返校與同學們并肩作戰。返校後,張亦男住進三号學生宿舍,與同學們同吃住、共渡難關。年級群裡,總能看到她對同學們的關懷備至;針對同學們提出的食堂飯菜、快遞收發等各類問題,她親自去食堂、快遞點進行考察核實,為大家解答,“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應”,所有的這些,都将她與同學們的心貼得更近。



随着封校時間的延長,同學們的内心也不再平靜——洗澡、飲食等各種生活問題、線上學習帶來的焦慮……種種問題的積累讓同學們的心态逐漸失衡,而面對同學們,張亦男老師卻似乎總有無限的耐心。

除了經常在群裡發送鼓舞大家的話語,張亦男老師幾乎每周都會和同學們開展線上“談心會”,不僅為大家普及最新疫情狀況,還充當了大家的“心理調解員”。也許開會前,同學們仍對學校的舉措有百般不理解、對當前的學習生活狀況灰心喪氣,會後卻已覺幹勁滿滿、似有無限勇氣克服接下來的困難。



小朱老師:要讓每一名同學們都吃上熱乎飯!

“唉!快看,是小朱老師!”

同學們驚喜地在食堂發現了頭戴廚師帽的輔導員,她正拿着勺子給同學們分飯。她笑着回應道:“小朱老師,為您服務!”



4月12日,楊浦校區三好堂二樓緊急關閉,後勤服務工作遇到人手緊缺的困難。聽聞此消息,所有駐校老師紛紛上陣,他們撸起袖子,戴上帽子、手套,隻為同學們能夠吃上一口熱乎飯。朱夢婷就是其中之一。

面對同學們的等待,小朱老師抓緊手中飯勺,一刻也不敢放松,看着排隊的隊伍逐漸縮短,直到把飯交到最後一名同學手上,小朱老師長舒一口氣,她表示:“隻有真正體驗過,才懂得食堂工作人員的不易。”



在與食堂阿姨的聊天中,小朱老師受到了震撼。原來食堂的師傅、阿姨們每天淩晨3點就起床,着手準備早飯。一天内除了三餐的準備,還有打掃衛生、消殺等工作,忙碌的一天要持續到晚上9點。因此小朱老師向同學們呼籲:“叔叔阿姨們真的很不容易,确保全校師生、員工能吃飽,能吃上一口熱飯,他們付出了很多精力,希望大家多多理解、體諒他們。”

至今,輔導員朱夢婷進駐學校已将近一個月了,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面對各種情況和不同需求,她總能自如地轉變身份,為大家排憂解難!


核酸檢測點規劃師,每個細節都要完美

3月14日晚,楊浦校區疫情防控的集結号吹響,正在臨港校區值班的電氣輔導員高蘭接到命令後第一時間緊急乘車奔赴楊浦校區。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到達楊浦校區後,高蘭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馬上就要開始的第一輪核酸檢測。作為封控樓的負責老師,除了要負責組織800餘名同學進行核酸,還要負責宿舍樓下的核酸檢測點的布置安排。



為了确保應檢盡檢,不漏一人。她根據宿舍樓名單,通過兩台電腦共享文檔,對每一名出宿舍樓做核酸的同學在名單上進行标記,對哪些同學還沒有做核酸做到了實時心中有數。對核酸檢測快結束時還沒有下樓的同學,她安排一對一到宿舍敲門督促,确保無一人漏檢。

為了讓檢測現場做到有序、高效。高蘭對核酸檢測點的位置進行考察、布局和設計,一開始的核酸檢測點與宿舍樓平行,同學們出來做核酸需要拐彎360度,且排隊空間有限,同學們容易走錯隊伍,也易造成聚集和低效。根據宿舍樓現場環境,她重新設計了核酸檢測點的位置,積極聯系後勤部門落實,又聯系校保衛處要來了隔離欄,改造後的核酸檢測點位設計煥然一新,不僅同學們做核酸的速度提高了三分之一,現場也更加有序了!



生活小管家上線,有求必有應

作為3月14日晚第一批返校的老師,劉奕彤一接到返校電話就開始準備,迅速趕往楊浦校區組織現場工作。到校後,劉奕彤老師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核實所負責的一号和七号樓棟的在校學生情況,并連夜組織學生開展核酸檢測,協調收集封閉期間學生各項生活需求。

由于封控前的幾天不能洗澡,同學們對洗澡的訴求非常強烈。3月17日晚10點,在接到學校可以組織洗澡的通知後,劉奕彤立即行動,一邊線上聯系所負責樓棟樓層長安排布置,一邊馬不停蹄地趕赴現場。由于組織有序,當天晚上僅用了一個半小時,就讓一号樓300餘名女生順利地洗上了熱水澡。


校區封控管理期間,劉奕彤時刻關注同學們的生活需求,她通過共享文檔、群接龍等形式持續收集同學們的生活物資需求,對同學們提出的必要生活物資需求及時響應,并及時跟進相應物資的分發到位情況。她表示:“隻有同學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大家才能安心生活,才能更好地遵守封閉期間的各項規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