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電氣工程學院“初心傳承·電亮菁英”菁英班新生入學教育系列活動之聽“五老”講黨史•牽手菁英結對子在騰訊會議線上展開。學院關工委一号老同志靳希教授及全體2022級菁英班同學參加,輔導員羅黛主持會議。
靳教授以自身經曆引入,作為中國電力工業發展的見證者、親曆者與參與者,為同學們介紹了我國電力工業的發展。靳教授講述了我國從1949年人均發電量的10度電到2003年我國發電裝機容量超過美國并始終穩居世界第一的發展。而近幾年,我國在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方面成績顯著,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發電系統。新能源、核電、水電、特高壓等技術與裝備不斷取得重大突破。關鍵領域實現從跟跑、并排跑到領跑的轉變,創建了一個個具有世界裡程碑的成果。
随後靳教授帶領同學們展望未來,了解我國當前電力工業發展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靳教授指出當今溫室效應已經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威脅。未來幾十年,我國在先進新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高效核能、綠色高效化工能源、能源數字系統等方面必将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曆史重任将會落到同學們這樣年輕一代電力人的身上。之後,靳教授建議同學們要充分利用大學的條件,學習周圍同學的優點,改變自己的不足。最後,靳教授勉勵同學們作為電力行業的接班人和生力軍,未來中國電力發展雙碳目标實現的見證者、親曆者和實踐者,一定能夠為電力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接着由錢易申作為學生代表發言。錢易申指出同學們應當從現在起就樹立成為未來能源電力行業領軍人才、成為光明使者的目标,并朝着它去努力奮鬥。在這當中,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這十六字應常牢記于心。并且希望各位同學能從老領導、老教授口中和身上真正體悟工匠精神與艱苦奮鬥精神,汲取一些專業知識。在老一輩的明燈指引下,迎難而上,行穩緻遠,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最後,輔導員羅黛老師對本次活動做出總結,并祝願同學們成為腳踏實地、理想堅定的奮鬥者、知行合一的實幹家。
電氣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大一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根據學工部工作安排,詳細制定了2022級學生入學教育方案,并在學期中開展落實。菁英班入學教育活動,使2022級菁英班新生受益匪淺,對于電力行業發展有了新的認識,也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新的指引。
靳希教授簡介:
靳希教授,中共黨員,二級教授。1982年1月畢業于武漢水利電力大學電力工程系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1987年2月至1988年3月在美國密蘇裡-羅拉大學電氣工程系做訪問學者。從事微型計算機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研究。1996年評聘為教授。 1988年至1998年先後擔任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科研處副處長、國際合作處長。1999年調人上海電力學院,曾擔任上海電力學院電力工程系系主任、電力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院長。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城市電網電災防治關鍵技術與應用,201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電力系統安全保障技術研究,2008年),以及上海市優秀教材獎(信号處理與應用,2007年)各1項,2009年指導學生參賽作品“支持向量機動态訓練算法電力系統暫态穩定評估”獲第十一屆全國“挑戰杯”二等獎。
電氣工程學院 羅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