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第十八屆“挑戰杯”備賽及“明理杯”校内選拔,加強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的核心競争力,培育大學生競賽能力。2月17日,我院團委舉辦“明理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學院初賽,校内外評審專家老師張庭赫、張佳佳、林順富、劉建鋒與會,學院黨委副書記葉華剛、各項目負責人、團隊成員、科創指導老師及對科創感興趣的同學等百餘人參加。會議由學院團委書記劉紫薇主持。
答辯環節,來自學院各年級的18支參賽隊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參賽項目情況,評委們從項目評審要求、技術創新點、材料準備等進行提問,項目負責人回答了評委問題。
答辯結束後,評委們對項目的共性問題做出總結與指導。張庭赫指出,首先要“明确賽事的指揮棒,緊跟要求的發令槍”,要求團隊緊密圍繞“挑戰杯”評審要求。二是“常見問題務必解決,重點問題特别關注”,提醒團隊注重項目本身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打磨。三是“注意第三視角的美化與展示”,加深對相關行業的了解,沿着“做厚—做熟—做薄”的思路,用精煉易讀的語言展現核心亮點。張佳佳指出,要重點聚焦科技作品的應用價值和轉化價值,突出學生在項目的參與度和創新度。
葉華剛對評委專家們的悉心指導與精彩點評表示感謝,肯定了同學們展現出的對科創競賽的熱情與努力。他介紹了學院近幾年來在“挑戰杯”比賽中獲得成績情況,表示今年申報項目既有數量也有質量,希望各參賽項目隊員按照評委指導意見,對申報項目進行打磨,勝不驕敗不餒,一直保持對科創的熱愛與執着,以飽滿的精神風貌準備後續比賽,争取新的比賽成績。
電氣工程學院 供稿